财务库存 -米乐m6平台
财务库存是进行成本核算的,它的数据来源于erp和wms,通过出入库流水单据,依据某个确定的成本核算方法(存货计价方法)进行商品成本的计算(常用的是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
很多电商企业的系统没有设置财务库存,而是将其与erp进行结合,个人是不推荐这种方法的。随着业务的复杂度加大后,系统的复杂度也会大幅增加,同时出现问题后处理非常繁琐。
在传统的财务软件中都有存货管理,用于财务核算存货金额、数量、减值等,会有一个“存货”的会计科目来记录其相关值。存货用来销售的,存货在没有销售前可以称之为库存,它的价值可以理解为生产成本(生成产本=料 工 费),销售后生产成本就转换为营业成本,可以进行利润的计算。
库存与存货之间确实在一些区别,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设计和理解。只要我们把该记录的数值都核算准确,数据值间的变化轨迹清楚,业务或财务等用户想要的数据可以以有效报表的体现出来,那么基本就不会存在问题。
销售库存、实物库存、财务库存的关系
销售库存代表的是电商企业的可交付能力,它的库存结构较复杂,一般采用共享库存、独占库存或两种混合三种模型。这层库存系统或服务要求能够提供持续的、快速的、准确的数据,同时要保证充足的可售库存。
所以,销售库存依赖于仓库的实物库存(虚拟的这里不考虑)。为了保证可交付能力,实物库存的分布和存储是依赖于销售预测分析的结果的。如中转仓设置在哪里,rdc、dc或fdc仓建立在哪,它们之间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络结构,这又涉及效率和成本的考虑。
财务库存根据企业的系统应用架构、业务情况和技术能力来决定是否建立。增加一个系统,会增加系统间的调度、数据间的同步、核对等诸多问题。谨防数据孤岛的囧境出现。
库存概述
简单地说,库存是一种流动资产,就像钱一样,所以要做好库存的管理。库存作为流动资产出现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而流动资产是可以迅速转化为现金的。
例如,当交付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给客户开具发票,然后收回现金。以前的管理者们都认为库存越多越好。即使没有客户需求,有些公司还是在储备库存,通过存货的会计增值来申报会计利润。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的现金流被大量库存占用,还可能会深陷债务危机,但根据公认的会计原则,公司却是盈利的。
如今,随着精益生产和约束理论等方法论的普及,再加上2008年的全球经济崩溃,能玩得起这种游戏的公司越来越少。管理者们已认识到了过量库存带来的危害。
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库存呢?
从宏观层面上看,库存是实现企业战略的调节器。打个比方,潜水艇在下沉的时候要打开舱门,放海水进来,这样才能潜入海底。在上浮的时候要把海水排出去,才能浮出水面。
如果企业战略是增加现金流,就要减少库存,如果战略是增加销售额和交付率,就要多备货,增加库存。通过调整库存持有的策略,我们可以达成企业的战略。
从微观层面上看,库存是相互依赖需求的解耦点,它可以有效地缓解供应和需求变化的冲击。
举个例子,现在汽车制造商都面临芯片短缺的问题,如果有大量芯片原料储备,就可以应付一段时间断供。
在双十一促销的时候,短短两周之内会接到大量订单,如果有库存就可以立即发货。在这个层面上,库存就像是汽车的减震器shock absorber,吸收了波动带来的冲击力。
库存往往具有如下功能或形成原因:
(1)协助形成经济规模:在生产、运输及采购环节,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就有可能降低成本。而为形成规模,就会保有库存。
(2)分离作用:在生产线上,如果前后两个生产工序的处理速度不一样,人们可以通过在二者之间设立在制品库存,把两个工序分离开,单独进行管理。
(3)运输环节产生的在途库存:在人类尚不能以光速来运输货物之前,从一个地点转移物品到另一个地点肯定需要时间,因而就会有在途库存。
(4)投机库存:有时,建立库存并不是为了满足即期或未来的需要,却是为了博得日后的升值而获利。
(5)战略库存或预期库存:企业有时会因为季节性的原因而在淡季生产,以弥补旺季时产能的不足。或是为了阻击竞争对手进行原料的垄断,如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长虹电器曾试图囤积对彩色显像管的库存,以便垄断或限制竞争对手的原料供应这些境况下产生的库存即为战略库存。或者,为了促销、预计的短缺、预计的罢工、政治不稳定、预计的价格增长等原因,而进行提前采购,形成的预期库存。
(6)为了抵抗供应链中的不确定性,而建立的安全库存。供应链中最主要的不确定性就是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供应的不确定性。
(7)积压库存:是企业被动拥有的库存,如呆滞库存或进入淡季或产品衰退期而产生的过剩库存。
零库存真实地存在吗?不管是丰田汽车推崇的jit,还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红极一时的戴尔(dell)模式,都容易让企业管理者们为“零库存”这个概念而抓狂。你能想象,在某一刹那,dell组装线上生产工人们的手上,都空无一物?“零库存”仅是一个理念、或追求目标,或是从财务角度去解读,才可能在理想状态中存在。如果深刻研究jit管理理念,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要追求的是“零多余的库存”。
库存的一般分类:
原材料库存:指用于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如金属、塑料、化学品等。
半成品库存:指已经经过部分加工但尚未完成最终形态的物品,如机械零件、电路板等。
成品库存:指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具备销售条件的物品。
辅助材料库存:指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辅助物品,如工具、备件、包装材料等。
在制品库存:指正在生产过程中的物品,包括正在加工、装配、检验等环节中的物品。也叫wip在制库存。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